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穿越回汉末,我成了超级大汉人 > 第2章 乡里商议粮难酬,田税重负忧前景

第2章 乡里商议粮难酬,田税重负忧前景

第二天一早,张山起来后烧水做饭,又收集了一些草木灰,趁着有热水清洗了一下自己的胡须,至于洗头什么的还是晚上再说。

也就是张山挑水不太费事,要不然光是不洗头,不洗身子就够难受了。

张山刚吃完饭出门,就看到自己的二婶匆匆赶了过来,“大山,里长正在召集大家伙儿去宣布事情,你也快快过去吧。”

“行,二婶,我这就去,二叔和我堂弟过去了吗?”

“他们也是刚出发,你也赶快过去吧,我还要回家看着你小弟小妹。”

随后张山也来到了村中的打谷场,这时候己经聚集了不少人,都在交头接耳地讨论着什么。

张山靠着身高优势,远远就找到了自己的二叔和堂弟,两人正在和邻居李福一家唠嗑。

“张老哥,这两年虽然村子没碰到战乱,但是这几年因为打仗上头可是没少向咱们借粮啊,这粮食能不能还咱们啊?”

张山的二叔名为张冬,因为出生的时候是冬天,就取了这个名字。

张冬也是十分无奈,“咱们过得己经算是不错了,真碰到天灾兵祸啥的,那可就没有活路了。

粮食己经交上去了,就别想了,不如祈祷今年老天爷多赏两口饭吃,地里庄稼收成好一点。”

张山的堂弟张牛也是有些难受,因为他也二十成年,需要缴纳算赋,家里又刚给说了媳妇,马上就要娶进门了,要是碰上荒年,那可就很难活下去了。

至于父亲因为想有一头自己的牛从而给自己取名为张牛,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了。

张山也看到了自己二叔脸色有些愁苦,便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:“二叔,可是家中缺粮?侄子家中粟米仍有富余,二叔待会随我去取一些吧。”

张冬回头看到自己大侄子来了,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。

“没事,二叔家里还有吃的,再加上每次打猎你都分给你堂弟不少,还算是富裕。”

张牛也赶忙凑了过来,虽然张牛有七尺高,但是身形单薄,站在张山旁边和个顽童一般。

不过张牛还是喜欢跟在自己堂哥身边,别的不说,有安全感,而且自己堂哥狩猎水平高,每次都能跟着收获不少肉食补贴家里。

张山也格外珍惜这段亲情,自己住的房子是二叔二婶向里长求来的村中荒废房屋,又是二叔出钱出力给自己修好的,况且刚到村里没米下锅也是张冬拿出家里存粮,又向邻居李福借了一些才让张山撑到了第一次集体狩猎,猎到了几只野鸭和一头小鹿,贩卖之后有钱买粮。

这年头肯借粮食那说是活命之恩也不为过了,所以张山对于李家也多有关照。

李福的大儿子李盐带着自己十三岁的弟弟李铁也凑了过来。

李铁满眼崇拜地看着张山,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,“山哥,你真厉害!昨天帮我浇田,西大桶水你提着就走了!我都快被你吓到!”

张山摸了摸他的头,“你啊,多吃点饭,好好长大,力气自然就大了。”

李铁才不相信呢,“那我哥哥吃的也不比我少,也没见他有这么大力气!”

李盐脸上顿时阴沉,“好你小子,刚才还求我带你去参加这次狩猎,小心我不带你去了!”

李铁闻言立马老实了,一脸哀求地看着自己哥哥,“哥,我错了,你一定要带着我啊!”然后说着要给李盐展示什么三种不同的道歉方式,空气中一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。

这时,一位年过五十的老者来到了人群面前,这老者便是高台村的里长。

这时候平均年龄也就是三十来岁,五十多岁己经可以说是高龄了,里长张伯寿走上前来,身形虽显得有些佝偻,但眼神锐利如刀。他的双手粗糙而满是老茧,身上的疤痕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战争岁月。

张伯寿原是家中长子,底下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,家里兄弟三人黄巾起义时期便随着父亲一起保卫村庄,后来父亲因战乱去世,村中原本的乡绅也不复存在,张伯寿便被村民推举成了新的里长,但是张伯寿也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双亲和一个弟弟。

张伯寿为人正首又不失公允,高台村在其带领下过得也算是不错,又因为和乡啬夫关系不错,村中也没怎么因为收粮纳税被为难过。

所以村中的人都很敬重这位里长。

张伯寿看到人来的差不多了,便开口道:“各位乡亲,今年承蒙老天爷眷顾,地里收成应该不会太差,但是最近战乱很多,所以州府那边有可能会增加田税。”

“还要加税?”村民们纷纷抱怨,仿佛天地都要塌下来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